纪念性建筑:记功柱,凯旋门;
道路工程建筑:桥梁,道路、供排水系统
4.教师提问: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等 。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
目标导学三:哲学和法学
1.展示:《雅典学院》
2.教师提问: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哪几个人?
提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3.教师讲述: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路线的 。研究的重点是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自然哲学不感兴趣,正因为他把哲学的重点从自然界转向人的问题,人们才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Plato)出生于雅典,他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 。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正直善辩的苏格拉底了,而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的刺激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越来越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 。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学院,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 。
3.材料展示:
学生: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欺骗、盗窃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说敌人 。
苏格拉底:如果你的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
思考:从对话中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哲学方法?
提示:苏格拉底用发问和反驳的方法进行教育,在言论中渗透着辩证法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善于思辩的品质 。
4.教师小结: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希腊人以理智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看待自然界,并能从万物的起源解释世界的生成 。希腊的哲学家们追求智慧,善于思考,热爱真理,并为探索真理而不懈努力 。希腊成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
5.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泛指罗马社会的全部法律制度 。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之为《十二表法》 。它主要的法律精神在于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构成欧洲大陆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存法律制度的基础 。
三、课堂总结
勿庸置疑,希腊古典文化是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中的一朵奇葩 。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城邦制度的充分发展,使古希腊人有充足的条件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创造 。从史诗、雕塑、建筑、哲学、法学等方面,古希腊人不断将探询的目光从神的世界转移到人的世界,既有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索 。这是一个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他们的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后人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板书设计
1.文学和雕塑:《荷马史诗》《掷饼者》
2.建筑艺术代表:希腊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
3.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罗马法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2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推荐阅读
- 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人教版 人教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案人教版
-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模板
-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下载
- 拼多多直播间怎么看历史记录 拼多多直播记录怎么查看
- 历史上凯撒是怎么死的
- 刘基真实的历史事迹介绍 明代刘基简介及作品
- 泌阳教研网2016九年级期末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