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搞流量的六大难题分析 短视频如何引流推广( 三 )


06 深浅结合、干湿结合所有人嘴上都说想听干货,所有人都说想学习有深度的内容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什么是干货?什么是有深度内容?比如学校的教材,像四六级词汇、语法,高等数学等,里面都是干货,需要深度学习的内容,甚至没有一句废话 。
短视频的本质,还是娱乐经济,而非学习平台 。正如没有人,会通过在抖音上学习获得托福证书,获得 CPA 认证 。
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如果你发布一条《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 6 步法》的作品,中国十几亿人或马路上随便找个人,你想象一下,当他刷到你的这条作品时会是什么反应?
瓦特?什么破玩意?马上就划走了 。
当算法检测到你“自认为的优质作品”没有停留,没有完播,没有互动时,那这就是“垃圾”作品,怎么可能会获得系统的更大的公域流量的推荐?
哪怕是,以一已之力让 B 站刮起知识春风的《罗翔说刑法》的罗老师 。罗老师一开始如果是在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上做类似的知识类分享,根据算法推荐机制和内容分发策略,可能不会得到太多的流量眷顾,也并不会有太大的生存空间 。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你熬夜爆肝、老老实实整出来的干货知识分享,远不及你直接对着镜头说一句:“今天,我家的邻居杀人了” 。
究其本质原因,短视频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平台 。千万别让用户动脑子,我们就不得不学会干湿结合,深浅结合 。
先通过湿货或更大众选题的爆款内容来出圈,以获得粉丝增长,去给你撑门面,打造影响力;再通过干货、有深度的内容去沉淀粉丝,提升价值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在《爆款就一定等于优质内容吗》中提到过:爆款很香,有的时候你不得不做,但一定要少做 。
这也是为什么大伟个人以为,从当下这个时间点来看的话,短视频平台学习就是个伪需求,更多的都是打着知识付费的商家制造焦虑后,收割韭菜 。
07 总结“内容”依然是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获得流量和增长以及沉淀、转化的流程闭环当中,投产比最高的一种方式,没有之一 。
当你决定通过“内容”这条路去获取流量时,那么请:持续地疯狂地创作,持续地疯狂地创新,持续地疯狂地取悦所有用户,无论形式上、内容上亦或主题上 。
没有人可以垄断内容行业,即使目前存在有多个短视频、长视频平台(比如电视台,也是有很多电视台同时存活的) 。
那么,内容行业属于百花齐放,对于当下所有内容创作者而言:这是一个最内卷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卷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