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神药”缺货之谜:集采价买不到,加钱又有了?( 五 )


干混悬剂集采后,奥司他韦市场又将产生什么样的搅动,奥司他韦是否又将在流感高峰中出现“一盒难求”,值得关注 。但是,低价中标后又短缺的问题如何解决,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
采访人员|金喆 陈星
编辑|文多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帅灵茜
视频|朱星运
排版|文多

流感“神药”缺货之谜:集采价买不到,加钱又有了?

文章插图


每日经济新闻高级采访人员 金喆 E-mail:jinzhe@nbd.com.cn
流感“神药”缺货之谜:集采价买不到,加钱又有了?

文章插图


每日经济新闻资深采访人员 陈星 E-mail:chenxing@nbd.com.cn
采访人员手记 | 奥司他韦理应供应充足
流感季找奥司他韦,似乎成为流感高峰期的一项“传统” 。国产奥司他韦的批文已经有31条,又被纳入全国药品集采,为何一到高峰季还是一盒难求?
采访人员调查后发现,近期陆续有省份出现原集采中标企业供应不足,转而向其他生产企业求购奥司他韦的情况 。究其背后原因,是否有生产企受经济利益驱使寻找“好价钱”?是否钻了非同一批文号的空子?
而作为集采中的另一方——报量的医疗机构,也囿于此前数年的新冠疫情影响,不敢报出过高约定采购量,才在这次流感高峰中暴露出了药物短缺的困境 。
集采初衷是让患者享受到挤出水分的药价,但这需要企业在集采中寻找合理的盈利空间,医疗机构也应“宽松”报量 。药物短缺是一时现象,但一个理应供应充足的药物常年在高峰中留白,则值得各个环节深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