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反思【7篇】( 八 )


认真处理好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 。初中高中课难于衔接是由于教材、学习方法及课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中考的缘故 , 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初中很多学校是不讲了 , 而高一内容有恰恰需要 , 可是 , 必修一没有 , 必修二才出现 。这对于化学来说 , 结构决定性质 , 结构的知识过于拖后 , 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酸碱盐部分 , 初中的要求也大为降低 , 到了高中 , 明显脱节 。所以 , 高一伊始 , 做好基础知识衔接 , 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我们学校的高一学生 , 实现化学平稳过渡一定要做好衔接教学 。为此 , 备课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学用语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的关系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6、化学计算能力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要求介绍 。经过高一的实践 , 我们觉得效果还是显著的 , 起码让学生能够跟上学习的节奏 , 不至于大部分掉队落伍 。
教学中注意“度”的把握 。教改后高中的化学虽然整体内容略有减少 , 但却更注重实际知识的应用 , 化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 整体难度并没有降低 , 而是有所增加 , 尤其是高一年级 , 新课改后 , 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几乎安排了中学化学中全部的知识模块 。新教材重实验 , 利于探究性学习 , 理论知识很少 , 只提供了基本框架 , 而相应内容必须由教师引导和补充 , 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 到底补充多少知识 , 补充到什么程度 , 没有统一的标准 , 容易造成两个极端 。对无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对旧教材不熟悉 , 使得他们认为没什么可补充的 , 这样会造成容量不够 , 而有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全面的知识积累 , 经常会凭借增加已有的高考复习经验 , 大量进行补充 , 这将会造成课程容量大 , 教学进度慢 , 课时不够 , 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 折中处理 , 拓展不能“一步到位” 。
而在专题二的教学中 , 由于本专题属化合物基本知识了解 , 所以学生实验 , 演示实验也较多 ,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高 , 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探究导学、归纳对比法 , 多媒体辅助教学收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教与学效果 , 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学生在实验时 , 动手能力较差 , 只对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感兴趣 。
二、化合物基本知识中需要记的内容较多而学生又偏偏赖得去记 , 造成很多题目不会做 , 从而产生高中化学难念的这一想法 。
三、高中化学知识点稍微分散一点 , 而学生又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 所以无法做到系统学习 。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偏差 。高中学习任务重 , 时间又紧 , 若不主动学习 , 那学习成绩就无法保证 。
总的说来 , 高一化学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创出好成绩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