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例文( 二 )


根据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还可以得出什么关系?”
“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还可以得出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形式进行板书 。
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分别整理 。如: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关系整理成下表 。
教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四则运算进行验算 。请分别说—说对四则运算应该怎样验算 。”
3.课堂练习 。
做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
第l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权.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的 。使学生明确一道计算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验算,自己认为哪一种简便就用哪一种 。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义,然后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 。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第2、4、6题 。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二十的第13-、14-题 。
2021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例文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2、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
3、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了解我吗?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吗?看来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都应通过“观察——接触——研究——归纳”,才能达到真正认识!
讨论“套圈儿”游戏的规则引出“圆”
(宣布上课!)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的形状与圆有关 。你能举个例子吗?
古人最早是从日月的形状认识圆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喜欢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平面图案的设计中,由于用到了圆而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圆!
课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数学的“圆”
2021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例文3
使用教材: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的:1、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
2、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产生问题 。
1 学生实验 。
教师准备好一桶盐水、一桶淡水,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杯子,随便在哪一只桶里去装一杯水,再把鸡蛋放入杯中,观察发现了什么?(有的杯中的鸡蛋能浮起来、有的杯中的鸡蛋沉下去了)
1、猜测原因 。
2、如果没发现原因,教师可以带学生尝一尝杯子里的水,发现鸡蛋能否浮起来与水的咸淡有关 。
二、探究学习,初步感知
1、演示实验
一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5克盐 。
二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10克盐 。
三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20克盐 。
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盐溶化在水中了)
2、计算,三杯盐水中盐各占盐水的百分之几?
5÷(200+5) 10÷(200+10) 20÷(200+20)
=5÷20 =10÷210 =20÷220
2.4% 54.8% 9.1%
3、揭示:盐占盐水的百分比就是含盐率 。
4、口述:①号、②号、③号杯中盐水的含盐率 。
三、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
1、比一比三杯盐水的含盐水率的高低 。
(方法1:看计算出的数据 。方法2:尝盐水的味道 。等)
2、含盐率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
① 猜测 。(与盐的多少有关 。与水的多少有关 。)
② 讨论 。
③ 验证 。
А、与盐的多少有关 。
在①号杯中在放入5克盐,计算出含盐率约为4.8%,与原来①号杯中含盐率约为2.4%比较:盐多起来了,含盐率高了 。
Б、与水的多少有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