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小池》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我整理了《小池》古诗全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水(今属江西)人 。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 。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其诗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
-白话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
-诗词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
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
赏析
此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
幼儿园古诗小池课件
活动设计背景
正值初夏,到处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为了让孩子感受夏天的景色,自然的美丽与万物的和谐,我选择了古诗《小池》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 。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
活动目标
活动目的: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描写的情景,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
3. 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古诗感受夏天的美丽 。
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活动准备
《小池》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电脑课件,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
师:孩子们,现在时什么季节到了?(夏天)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小池塘边区欣赏夏天的景色,你们想去吗?
推荐阅读
- 《山海经》里有哪些故事?
- 《海贼王》中,路飞的草帽有着怎样的来历?
- 《洛克王国》星座12宫哪几只厉害?
- 叶方舟是谁?!
- 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而失败的例子
- 拍完《大话西游》后,朱茵和周星驰分道扬镳,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一起去爬山什么梗啊
- 为什么陈凯歌自从拍出《霸王别姬》后,再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 《赛尔号星球大战》雷伊BOSS最平民打法 赛尔号波克尔技能搭配
- 天堂岛之歌歌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