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

文章插图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者来与之为伴 。
最初的理解缘于儿时记忆 。
小时候,邻家小屋是伙伴们的乐园 。主人是一位五六十岁的五保奶奶 。她勤劳和善,小房子总是打理得干干净净的,进门那较宽敞的部位仿佛专门是为我们设置的 。
几个小伙伴一进门就能玩上大半天 。泥巴地面总是被我们用小刀刻着印痕,用来进行各种活动:踢房子、踢键子、玩各种游戏 。那原本整洁的屋子时常被我们弄得乱七八糟 。老奶奶从来不抱怨不呵责,还经常给我们一些当季小零食:菜瓜、黄瓜、炒豆子、坛子萝卜,烧红薯,爆米之类 。我们也常围着灶台看她炒菜,看着她轻拍怀中的邻家婴孩睡觉……因此,善良的五保奶奶家总是很热闹人气旺盛 。
后来,上学读了书,便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傅雷家书》中说过,“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 这里的“赤子”便是专注于事业的德才兼备者 。他们在某个领域里执着地坚持理想专注行动,最终大显身手干出了一番惠及他人与社会的伟业 。这样的赤子是孤独的,是德才兼备的敬业者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便是典范 。他潜心研究杂交水稻,为此付出毕生心血,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德”是拯救世界性饥饿的责任信念,是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精神动力 。是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与志者的坚韧 。这也是他凝聚起研究团队力量攻坚克难的魅力所在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袁隆平的付出与投入使他的生命熠熠生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至此,“天下谁能不识君”!
其实,各行各业都不乏德才兼备的孤独追求者 。科教发展有赖于良好师德,身体健康有赖于高尚医德,社会平安有赖于人民公仆恪尽职守……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必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有德的社会必有进步……
有德的世界,真好!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
出自《论语·里仁》,作者是孔子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
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
典故
清朝末期,贪官污吏横行,某地却出了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县官儿,清贫潦倒可想而知,他自然也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 。告老还乡后,有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也就没有买成 。
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呢?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 。太太的幽默把这个老县官儿给逗乐了 。当然,这里的“清官”一词是一语双关,一是代表清朝的官,靠官场权威索取鱼,二是代表清廉的官,靠清白守信换取鱼 。
【德不孤必有邻】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德不孤,必有邻

    推荐阅读